几个官员一起进来,跪地行礼,礼罢后一个个的站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颇有不好开口的模样。

很为难的样子,但是又想说。

宗政寒实在是很忙,没空看他们打哑谜,扶额道:“诸位大人如果没有什么急事的话,不重要的事情可以押后再议。”

这时,一个官员站出一步,拱手道:“寒王殿下,此事颇为重要。”

宗政寒没有耐性,“说!”

官员们一怵,到了这里,也不得不说了。

一位老臣道:“寒王殿下,东澜国近日动荡不停,您即将登基为新帝,为了稳固家国,以及更加喜庆,臣等建议您广纳后宫、匀称福泽。”

听到广纳后宫四字的男人立马冷了脸。

几个官员见了,心底沉了一沉。

寒王夫妇的感情放眼整个东澜、大家有目共睹,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能一辈子只有一个女人吧?

自古以来,哪个君王不是后宫六院七十二妃的?

“殿下,此事关乎整个东澜,皇室稳了、国家便稳了,请您慎重考虑。”

几人同声:“望殿下纳妃!”

宗政寒握着奏折,似笑非笑的看着这几个老臣,笑意不达眼底,“呵。”

他扯唇一笑。

内乱刚刚平稳,外忧还正在进行着,他整天忙里忙外、忙得不可开交分身无暇,这些人倒好,不好好为国效力,竟把主意打到后宫去了,真是东澜国的好臣子呐。

他皮笑肉不笑的问:“你们说的没有错,可纳妃并非小事,那么依诸位之间,可有合适的人选?”

官员们略微惊讶,寒王殿下这么配合?愿意委屈寒王妃?不过想想也就解释的通,哪个男人不爱美人呢?又有哪个男人嫌弃身边的美人多呢?寒王殿下是个男人,自然不例外。

他们回话:“老臣认为,兵部尚书大人的孙女年方十五,出落的亭亭玉立,知书达礼,是个不错的人选。”

另一人道:“顺天府尹的千金聪明睿智,如她的父亲一般沉稳,具有聪慧的头脑,若是有她陪伴殿下身侧,想必定能成为殿下的解语花。”

“张将军的独女……”

他们举荐着。

宗政寒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目的:你举荐我的女儿,我举荐你的孙女,你推荐我的族人,我推荐你的人。

其目的只有一个:将自己家族的人推进后宫,以此巩固自己的仕途与地位。

这样的手段太常见了,这些人说的那么明目张胆,也不知道收敛,是欺负他新君上位、奈何不了他们这些老臣么?

宗政寒静静的听着,直到他们停下来,才问:

“说完了?”

官员们:“呃……回殿下的话,我等将合适的人选都举荐了,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得由殿下您自己挑选。”

宗政寒暗哼一声,“好。”

他爽快的合上奏折,“这些人是各位大人看好的,想必人品各方面都不会差。”

几位官员心中暗喜,听寒王殿下这话的意思,这事是成了?

这也太顺利了!

只要将他们的族人送入后宫,讨好这位新君,还害怕仕途与家族的未来与前途吗?

正当他们喜悦时,宗政寒冷淡的声音响起:

“既然诸位大人喜欢,那就将这些千金赐给诸位大人吧?诸位大人尽管挑,本王为你们一一下旨赐婚。”

几人脸色皆变。

这,这。

他们都是朝廷的老臣,年迈的有六十三岁,最小的也有五十二,而那些千金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小娇花,寒王殿下说这话不是故意在打趣他们吗?

“我等惶恐!”他们赶紧跪下来,“请殿下莫要拿此事开玩笑。”

“先开玩笑的难道不是你们吗?”宗政寒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君王纳后宫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老臣回答:“自然是开枝散叶,延续皇室血脉。”

“本王难道没有后代?”

“这……”老臣不知所答。

寒王殿下不仅有后代,并且一胎就生了四个,三男一女,是几百年来第一例,更是上天的恩赐。

可这也不能成为不纳后宫的理由。

老臣道:“您有子嗣,可君王万万不能只宠幸一个女人,这太危险了。”

万一寒王妃有异心,那整个东澜国都完蛋了。

宗政寒感到更加好笑,“本王独宠一人怎么了?本王既能处理好国事,也能处理好家事,本王样样事情都处理妥当,难道有哪里碍到你们了?”

他盯着几人,深邃的眸子里早已看穿一切:“还是说,你们的手伸不进后宫,影响到你们的仕途,让你们不好下手发展了?”

几个官员心头一紧,忙低下脑袋:“我等不敢有这等心思!”

“不敢有?还是不敢说?”宗政寒咄咄逼人,“依本王之见,你们的心思就只差写在脸上,公然昭示了!”

“寒王殿下恕罪!”

他们吓得跪伏倒在地,被男人的目光盯着,只觉得后背发凉,所有的心思都藏不住了、暴露在男人的注视下,心里又慌张又难堪,一个二个顿时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这位新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万一没有讨好,反而得罪了,恐怕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呵。”宗政寒冷笑一声,“恕罪?你们有什么罪了?哦,大家都在忙着内忧外患,对抗敌人,唯有你们几个只顾着自己的仕途,这么说来,确实有罪。”

“这,这……”官员们只是客气的一句话,没想到寒王殿下竟然顺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