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但制作的法子握在少数权贵士族家的世仆手中,像原身这样一个生于庶族的姑娘,也只是听过,并不曾吃过,更不要说平民百姓了。

&ep;&ep;大多数老百姓恐怕连听也没听过。

&ep;&ep;桑萝不得不感慨,哪怕时空不同,阶级特权这种东西也是一样存在的。

&ep;&ep;就好像这大乾朝明明人口并不算多,至少跟后边咱们大种花国是比都没法比的,大乾朝百户为一里,五百户为一乡,一个十里村总计不过二十多户人家,几个村才能凑出一个里来。

&ep;&ep;原身记忆里的家乡人口密度也不高,整个朝代的人口又能多得到哪里去。

&ep;&ep;连年争战、天灾、疾病、役力,哪一样不消耗人口。

&ep;&ep;但十里村大部分的土地,却并不在这二十户村民名下,而是集中在乡里一些富户手中,除了荒地和山,普通百姓自己能攒下的好地少之又少,只能从庶族富户手里去佃田地种。

&ep;&ep;田地如此,如书藉、技术等各种传承也是一样,都被上层阶级把控。

&ep;&ep;所以她要做的这个东西,在这里还真算得上是个新鲜玩意,卖配方发大财就先不用去想了,乡里的集市真没这样的财主,有也不会那么巧刚好被她碰到,碰上了对方也不会正好有兴趣。

&ep;&ep;在桑萝看来,短期内藏好这个做法,不被人盯上,安安生生赚几个铜板换点儿米粮让自己和这两小孩儿能活下去才现实些。

&ep;&ep;沈安和沈宁虽然疑惑,但折点灌木枝条也不费劲,兄妹俩一起上,不一会儿连枝带叶折了两大捆。

&ep;&ep;回到家里,把树叶摘下来洗净,那些枝子也没扔,放到屋外晒干,这观音柴晒干了烧成灰是做神仙豆腐首选配料。

&ep;&ep;不过这会儿没有晒干的观音柴,其它草木灰也是行的,也不用找,就自家那个简易灶里就有现成的,早上煮粥时烧的就是存着的油菜杆,烧出来的灰也适合用来做观音豆腐。

&ep;&ep;桑萝在面上抓了一捧,用碗装了,取瓦罐里的凉开水倒入搅拌再静置。

&ep;&ep;沈安和沈宁只是看着,已经不发表任何评论了。

&ep;&ep;他们大嫂先是摘树叶说是能吃,现在又折腾起灶灰来了……小兄妹俩一面看得怀疑人生,一面又莫名的淡定起来,甚至心里还好奇大嫂到底能折腾出什么来,忍不住跟前跟后的围观。

&ep;&ep;沈安觉得自己这样就挺离谱。

&ep;&ep;不过他总觉得自家大嫂今天不大对劲。

&ep;&ep;沈安也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观察许久,只能归结于昨两天那一场病,尤其昨天,昏迷不醒那么长时间。

&ep;&ep;事实上,如果不是桑萝前面捉鱼好像挺有想法的,沈安甚至怀疑他大嫂是不是昨天病得晕过去后伤了脑子。

&ep;&ep;当然,这话只是在心里转过一瞬,太没礼貌,这样不好,他在心里很快都把这念头打住掐灭。

&ep;&ep;草木灰水静置备用,该处理“神仙叶”,问题又来了,没纱布……

&ep;&ep;桑萝真是,饶是上辈子养病的日子磨练出来的涵养,这会儿也实在没忍住在心里叹了一声,太穷了!

&ep;&ep;真是要啥没啥啊。

&ep;&ep;她想了半天,把原身包袱里唯一一张勉强能做替代品的手帕洗净后给用瓦罐煮了做消毒处理,权作过滤纱布来用。

&ep;&ep;一边消毒过滤用的纱布,一边支使着沈安和沈宁去把那些树叶摘下洗净,之后小兄妹俩就全程围观了桑萝是怎么把那一堆树叶先用开水烫熟,然后从树叶变成碎渣,又从树叶碎渣被过滤成两碗汤色碧绿的树叶汁的。

&ep;&ep;没错,两碗,除了放草木灰水的那只碗,另两个碗里沈安省的那点粥和另一只碗里陈老太太搁的麦芽糖,前者让桑萝递给两小只,叫他们分着吃了,后者早在吃早饭的时候就被挪到石台上,在一块干净竹片上搁着了。

&ep;&ep;穷啊,就那么一个瓦罐三个碗……

&ep;&ep;沈安和沈宁分吃那好容易省下的一点白米粥时还满脸的心疼,谁家这么祸祸粮食啊,这年头大家一天就吃两顿,看看他们家,今天半夜喝一顿糖盐水,天刚亮喝一顿稠稠的白米粥,这半上午又喝一顿,没这么祸祸粮食的呀。

&ep;&ep;虽然这一顿的量少得可怜,但小兄妹俩这几个月一直就吃得这么可怜巴巴的,完全没觉得不对。

&ep;&ep;最后那些粥大半被沈宁喂到了桑萝这个病号嘴里,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

&ep;&ep;等那只碗被涮好,桑萝把瓦罐里剩下的汁液都过滤到第二个碗里,两只大海碗都装了七分满。

&ep;&ep;沈宁看着那喜人的碧色汁夜,侧头问桑萝:“就这么喝?”

&ep;&ep;“当然不是。”桑萝笑起来,把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