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去年选拔的年龄范围是12-18岁,今年的年龄上限改成了16岁。

&ep;&ep;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雪上运动的关注度不高,过去提起冬奥会,大家首先想到的优势项目大概是短道和花滑,这两者还都是冰上项目。总的来说,相对于夏奥,冬奥的大多数项目都很薄弱。

&ep;&ep;受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所限,本省的雪上项目人才匮乏,参与选拔的这几百位武校里,竟然无一人有滑雪基础,甚至连滑雪场都没去过。

&ep;&ep;绝大部分人还未机会体验滑雪,就已经过了学滑雪的最佳年龄,之后有条件再想接触这项运动,就只能当个业余爱好了。

&ep;&ep;“哎,老了老了……”茅邈长吁短叹好一会儿,才道,“我不能为国争光了,看你的了。”

&ep;&ep;杞无忧也挺遗憾的,得知这一消息后就一直闷闷不乐,甚至都不太想去参加选拔了。

&ep;&ep;什么单板滑雪啊,能有多大意思。

&ep;&ep;见他丧着一张脸,茅邈收拾好心情还反过来安慰他:“你去吧你去吧,哥哥还等着你参加冬奥会呢!”

&ep;&ep;把该填的几张表都一一填完,然后便去演武场进行体能测试。

&ep;&ep;身高体重体脂、短跑长跑纵跳、深蹲卧推引体、腹肌背肌核心耐力……十几个项目测完,杞无忧顺利通过第一轮考核。

&ep;&ep;站在树下喝水休息时,有个看上去挺有亲和力的男人走过来和杞无忧聊了聊。

&ep;&ep;这人应该是提前了解过,知道他并非武校生,详细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学校之类的。

&ep;&ep;刚做完剧烈运动,杞无忧说话的声音还有点喘,但都尽量平复着呼吸一一回答了。

&ep;&ep;男人又问他中考发挥得如何。

&ep;&ep;杞无忧本想说还可以,将要开口,脑中忽有什么东西闪过,促使着他回答:“挺好的,能上洛一高。”本市最好的高中。

&ep;&ep;那一瞬间他想到的是一双带着笑意的深蓝色眼睛,那人说:“挺厉害的。”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现在的小杞:什么单板滑雪啊,能有多大意思

&ep;&ep;以后的小杞:我最爱单板滑雪了,不让我滑雪不如让我去死

&ep;&ep;第4章二零一八·秋

&ep;&ep;不知道为什么,跨界跨项选材的时间十分紧迫。上午刚测试完,下午试训队员名单就出来了,而且第二天一早就会集合前往南京试训,试训期通过后要去北京集训,之后还要出国,不知道去哪个国家外训……

&ep;&ep;如此紧锣密鼓的安排,简直不给人留下一丁点儿喘息的空间。

&ep;&ep;名单公布后,国家体育总局一行人便把试训队员召集起来开了个短会。

&ep;&ep;会议室里,杞无忧又见到了上午和他聊天的那个男人,他坐在一排桌子最靠右边的位置。

&ep;&ep;和在座其他人相比,他还挺年轻的,气质也有些不一样。

&ep;&ep;中间那位戴眼镜的中年领导慢悠悠讲完话,又过了两个人,才轮到他发言。

&ep;&ep;杞无忧看到,他面前的桌签上写着:冰雪项目管理部肖一洋。

&ep;&ep;他简单补充了一些注意事项,又开始为试训队员们答疑。兴许是氛围太严肃,旁边还架着摄像机,故而没人敢多问。

&ep;&ep;最后武校的教练吼了一嗓子:“还有疑问没有?”

&ep;&ep;“没有!”试训队员们一个个坐得笔直,像小学生一样齐声回答。

&ep;&ep;杞无忧:……

&ep;&ep;从会议室出来,离家近的队员可以回去简单收拾一下东西,离家远的就不让回家了,怕时间来不及,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要集合统一乘坐大巴车去新郑机场。

&ep;&ep;杞无忧家离得近,坐车来回花不到三小时,于是就回去了一趟。

&ep;&ep;家里照旧没人,他先给爷爷打了个电话,没人接。

&ep;&ep;习惯了,爷爷有点耳背,经常听不见他的电话。

&ep;&ep;他又给姐姐发了条信息,告诉她自己要去南京试训,归期不定,接着又原封不动地把这条信息复制下来发给茅邈。

&ep;&ep;可惜茅邈今晚没有偷偷玩手机,没办法第一时间看到消息。他大概也不会想到杞无忧会走这么急,连个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ep;&ep;收拾好东西,杞无忧当天晚上又回武校了,他在武校没有学生宿舍可以住,一直住师兄的教职工宿舍,俩人挤一张床。

&ep;&ep;师兄叹了一晚上的气:“完了完了,怎么办啊,我们杞家拳好像真的要后继无人了。”

&ep;&ep;“……可以让茅邈作为外姓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