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蒋明菀待赵夫人十分客气,两人说话也透着亲密,这不仅是因为社交礼仪,还因为徐中行和知府大人本就同属一派,她们二人之间自然也是天然的同盟。

&ep;&ep;只是之前蒋明菀懒得处理这些社交关系,做事一向随心所欲,但是没成想后来却是错看了人心,因此这一次她倒也想帮一回赵夫人母子。

&ep;&ep;没错,上一世的时候,知府大人被省里派来的那位巡道构陷入狱,虽然后来有惊无险,被徐中行救下,但是知府夫人母女却遭了大难,芸姐儿被人欺辱,最后自尽而亡,而知府夫人也在女儿自尽之后投井自杀。

&ep;&ep;虽然蒋明菀觉得这二人的死因多多少少都有些存疑,毕竟芸姐儿什么性格她或许不大了解,可是以知府夫人这样彪悍的女人,遇到了这种事,手刃仇人是很有可能的,投井自尽却显得有些诡异。

&ep;&ep;只是当时事情发生的太快了,局势又太过混乱,等到所有人都回过神来,这两母女已经没了,知府大人虽然后来也恢复了官职,可是却已经家破人亡,若不是徐中行尽力支持,只怕也早就失了心志,沮丧沉沦。

&ep;&ep;想着这些往事,蒋明菀心里叹了口气,但是面上还是挂着笑,柔声与赵夫人说些家常话。

&ep;&ep;两人聊了多长时间,周氏就在边上作陪了多长时间,等到后来笑的脸都快僵了,蒋明菀这才像是刚想起来她似得,笑着道:“白大太太这回来可是又有什么事儿?”

&ep;&ep;这个“又”字咬的极重,周氏听着心里觉着很不舒服,可是却也只能当听不见,强笑着道:“还是老太太担心您,这才遣我过来又看您一回,还有上回说的大少爷进学的事儿,老太太也让我问问您和徐大人的意思。”

&ep;&ep;蒋明菀淡淡一笑,知道自己昨日冷淡的态度,可能让白家人有些慌了,这才第二天就着急忙慌的跑来打听消息,不过她也不在意这些,白家人依仗的,不过是京里的睿王。

&ep;&ep;可是睿王的手也伸不到这么长,徐中行也再怎么不成,那也是两榜进士,朝廷命官,朝中也有许多同门同科,而睿王如今只不过是个一年也见不了几次皇帝的不受宠的藩王,没去就藩也是因为皇帝心里存着衡量的意思,可不是真的看重他。

&ep;&ep;睿王又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妾室的家人,来得罪文臣呢?

&ep;&ep;蒋明菀想通这一点,对待周氏的态度越发无所顾忌。

&ep;&ep;而周氏面上去也不敢有任何不满,因为她自己也很清楚这个道理,她甚至隐隐知道,睿王或许并没有他们在外面传扬的那样宠爱他们家大小姐。

&ep;&ep;“昨个老爷就和我说这事儿了,说是既然扬哥儿已经在竹山书院入学了,倒也不好来回折腾,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只是这事儿,还是算了吧。”蒋明菀淡淡道。

&ep;&ep;周氏心里咯噔一声,其实她早就对这个结果有所猜测,可是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妙。

&ep;&ep;本来家里人的意思是,通过她,接近蒋氏,然后或许可以打听到徐推官跟前的消息,要知道徐推官可是知府大人的心腹,只要他这儿露一星半点的,那对他们来说也就足够了。

&ep;&ep;可是没成想,原本一切都还好好的,怎么这蒋氏就突然疏远起他们来了?

&ep;&ep;难道是她做错了什么事儿?

&ep;&ep;周氏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但是现在蒋明菀这话既然已经说出来了,那就没有收回去的余地,她只能强撑着脸面道:“哪里就折腾了呢,要是徐大人觉得麻烦,咱们也可以帮着公子跑这些事儿,绝不会耽误了公子的学业,主要也是老太太担忧公子在竹山书院受了怠慢,她老人家也一直操心着您呢。”

&ep;&ep;蒋明菀神色依旧不为所动,倒是一边的赵夫人笑着道:“白大太太就放心吧,竹山书院是有名的书院,里头规矩是最严格的,而且也是读书的地方,不会怠慢徐公子的,再说了,我们家的文哥儿也在那儿读书,也会帮着照顾徐公子的。”

&ep;&ep;蒋明菀听着这话眉尖一挑,带出一抹笑来:“有赵夫人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

&ep;&ep;看着人家两个一唱一和,周氏心里别提多苦涩了,心里知道自己这趟差事算是办砸了,原本存着的那点小九九也无用武之地了。

&ep;&ep;这般想着,她心里越发难受,看着蒋氏那张清丽脱俗的脸,她就心里泛酸,这女人不仅命好,运气也好,倒是教她逃过了这一遭。

&ep;&ep;蒋明菀可不知道周氏心里的龌龊想法,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

&ep;&ep;只要自己稳得住,不给周氏可乘之机,这人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而且她也不会让周氏好过的,日后她只怕也没工夫来算计她们家了。

&ep;&ep;话说了没一会儿,到了用午膳的时候,蒋明菀留了赵夫人用膳,周氏也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