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人谈生意喜欢去茶庄,古勇一说地点景淮就知道要谈正事了。

景淮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天说五粮酒的代表过来谈大项目把天海情刺激了。

古勇在社会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虽然没有把酒厂经营得怎样,但也算见过大场面,做过大生意的人。

他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这段时间,他亲自和营销部负责人考察过一加的市场和销量,发现这东西都按照现在的市场表现绝对能火!

古勇是天海情的总经理,也是最大的股东之一。

天海情如果只做下游产品,只为上游酒厂供原料,这样永远做不大,自己也永远只是个小酒厂的小老板,撑死开帕萨特永远没办法开奥迪。

一加给了古勇开奥迪的机会。

友谊茶庄,只有古勇和景淮两个人。

景淮到来时,茶水已经泡好。

古勇今天穿的很正式,更像是和商业伙伴的谈判,而不是去见一个大学生。

“小景,这段时间你们一加的销售情况怎样?”古勇其实完了解,这样问,是看看从景淮口中得出的消息是怎样。

景淮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喝着茶说道:“最近几天还好,每天的纯利润有200块左右,扣掉七七八八的没剩多少。”

两百块,纯利润,市场覆盖范围仅仅是天海大学校内外,这个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而且古勇知道现在一加的生产成本非常高。

不再和景淮过多的寒暄,古勇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们非常看好一加,小景你看能否让一加并入天海情发展?”古勇给出了天海情的优势:“天海情有强大的生产车间和技术人员,产品只要量产,效率肯定比现在高得多。”

古勇说道:“虽然天海情没有做瓶装酒,但是我们的销售渠道还在,无论是类似于黄洪才这样的个人经销商,还是天海市的各大超市、批发市场还有餐饮店,我们都有销售渠道,到时候产品面铺开,覆盖面要比现在大得多。”

古勇这是在征求景淮意见,因为他知道五粮酒可能也在和景淮谈判。

对比起五粮酒,天海情能够给的优势就是景淮更大的自主权。

因此,古勇还提道:“天海情虽然是小厂,但是发展潜力大,不像有些大型集团,你的自主空间很少,我听黄洪才说,你们两以前合作过,你们叫合伙人!哈哈,我们也可以是合伙人。”

“古总的意思是怎么合作法?”景淮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毕竟目前部的经济来源都是一加,随按钱不多,但是能够满足景淮日常的生活开销。

古勇是精明的商人,他需要把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收益放到最大,所以他不会说开价十万八万把技术给收购了。

因为收购技术就意味着风险部在古勇这里,如果失败了所有投资部打水漂。

古勇拿出了深思熟虑的方案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天海情聘请你为一加产品技术顾问,我们给你发工资,然后推出一加产品。反正大学生出来都是要找工作,你就算提前进入社会了,工资嘛,参考我们公司技术部长的工资,一个月2200块。你自己做生意,总归不稳定,市场也不是那么好把控的。”

天海是发达城市,待遇要比江城高一些。

2200块在江城算是高工资了。

古勇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景淮虽然每天利润200左右扣掉人工等没剩多少,而且市场这个东西说不准,给景淮2200,这非常稳定,景淮应该会同意。

一个月给景淮2200块,按照天海情的速度,一个月就可以改造好几条生产线生产一加预调鸡尾酒。

如果市场反馈效果好,那么多聘用景淮几个月都行,一年也不过几万块。

如果效果不好,一脚就可以把景淮踹飞,损失的也就是一个月工资和生产线的改造费以及原材料费。

这是最小的代价。

古勇看着景淮的面部表情,他希望从中看出一丝丝的兴奋或者是激动。

毕竟是一名大学生,大一就找到2200元一个月的工作,这难道不足以让人兴奋吗?

非常可惜,古勇还不到景淮眼神里的任何表情,他甚至看到了……不屑?

景淮喝了一口茶,苦涩的绿茶能够让人在寒冷的冬天有一丝清爽,包间里是烟味,说明古勇在见到景淮之前已经抽了很多烟。

人在焦虑的时候就会不断地抽烟。

“古经理,实不相瞒。”景淮也点了一支烟,说道:“那天五粮酒与学校、我达成三方协议,愿意提供二十万的前期资金,协助我优化五粮酒的口感,一加饮料也是在后面的谈判议题之中,只是现在还没有说到这里。”

“二十万!”古勇心里惊呼一声,但是他尽量保证自己面不改色,二十万可不是个小数字。

既然五粮酒愿意拿出二十万和学校、景淮三方合作,这足以说明,五粮酒是非常看好景淮酿酒的工艺和技术,而不仅仅是一加饮料。

景淮适可而止,说道:“但是就像古总说的那样,大集团规矩多,二十万更像是辛苦费,要按照他的要求做一些科研,很辛苦,没有任何自主的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